9月3日至4日,我校党委书记唐晓冰一行先后赴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广联达西安数字建筑研发大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专题考察调研。此次调研锚定国家数智技术发展战略与新疆区域产业升级需求,聚焦学校智能制造、智能建造及航空工程学院建设关键任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破局开路,更以政企校协同之力,为服务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在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唐晓冰一行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主任卢秉恒及其核心团队一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当屏幕上闪过国家尖端科技装备列阵、国防实力震撼亮相的画面时,院士团队激动地表示,要持续为大国重器注入更坚实、更持久的科技动力,成为守护国家安宁的底气。唐晓冰强调,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为祖国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座谈会上,卢秉恒院士围绕增材制造技术展开深度解读,明确其作为新质生产力关键支撑技术的核心地位,并结合新疆产业实际,指出建筑打印以及无人机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与我校智能制造、航空工程学院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期间,双方初步达成在我校设立院士工作站的合作意向,让我校相关学科获得顶尖智力加持,使学校成为新疆乃至西北区域增材制造技术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枢纽。
在广联达西安数字建筑研发大厦,调研组全方位体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建筑行业的颠覆性变革,从建筑设计的数字建模到施工过程的智能监控,再到运维阶段的精准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已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研发人员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实现跨部门实时协同、项目进度动态管控的场景,让调研组直观感受到“数字建筑”的实践魅力。调研期间,我校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从“初步对接”迈入“深度协同”新阶段,为我校智能建造专业群注入产业基因,搭建“学校培养人才、企业使用人才、双方共同发展”的良性生态。
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先进制造精雕产业学院,调研组重点聚焦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围绕装备制造产业高端人才培养展开深入探讨,详细交流了产业学院的运作机制,通过依托企业建专业、对接岗位设课程,将企业的生产车间搬进校园,实现“身在校园、做在企业”的实景化教学,为我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打造区域特色鲜明、行业认可度高的育人品牌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此次调研是一次“高端对接、精准赋能”的实践行动,为我校学院建设、专业发展明确了方向,构建了“高端智力+企业资源+院校经验”的立体发展格局。未来,我校将加速推进各项合作落地,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新疆新型工业化、数字化转型贡献“校地协同”的强劲力量。
来源:应用工程学院
图文:赵静
编辑:师翠玲
责编:陈恒文
监制:张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