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8日,我校应用工程学院“同心推普”社会实践团师生走进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米夏乡喀孜艾日克村,开展集推普、思政教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于一体的实践活动。
实践团紧扣“推普赋能乡村振兴”主线,通过田间走访、入户调研掌握村民语言需求,运用提前编写的“日常用语手册”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情景教学,创新“科技+语言”模式,现场演示电商直播话术,让村民直观感受普通话实用价值。实践团同步开展消防与法律知识普及,惠及300余位村民。在农民夜校里,“多彩语言”硬笔书法比赛吸引80人参与,打通推普“最后一公里”。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实践团精准发力,为青少年开设趣味语言课堂与非遗团扇制作课,百余名儿童在互动中提升表达能力;为中学生开展生涯规划讲座,通过3D打印、建筑模型展示,用普通话勾勒职业蓝图;为村干部举办《AI赋能基层治理》讲堂,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实践团坚持思政引领与红色教育同步推进。应用工程学院学生工作科科长买迪娜・吐勒达西讲授了《党旗指引青春路》主题党课,激励村党团员担当作为。学生张家鸣以《语通民族情,言筑振兴路》宣讲普通话在民族团结中的作用。在伽师县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实践团成员与村民共学红色历史,学生姑丽克孜・热合曼感慨地说:“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以红色精神为指引,让推普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
此次“同心推普”活动,从课堂教学到科技赋能,从红色研学到技能启蒙,实践团用行动诠释了“语通则心通,心通则力聚”的深刻内涵。这股青春力量,正以推普为纽带,凝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合力,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